砂の船

砂の船

“国富思扩疆,人红想拓场”--一旦某个明星在某一个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,要想更上一层楼,无非只有两个选择,一个是涉足其他的表演领域做多栖发展,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的方式,和不把所有的钱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同一个道理,虽说不能面面俱到,但也至少能降低些全面滑落的几率;另一个就是将自己的事业版图向本土之外的其他地区延伸,甚至将重点转移到某个有着更多受众层的市场。在整个华语娱乐圈,这两种情况都颇为常见,有些是演而优则唱,如梁朝伟,有些是唱而优则演,如梅艳芳,有些是某些区域的王牌,如许冠杰,有些不但在泛华语流行圈家喻户晓,甚至在亚洲乃至更广泛的地区拥有不低的知名度,如邓丽君。
七、八十年代,正值港台流行音乐的黄金年代,许多本土的歌星在港台、大陆、东南亚等泛华语地区取得了辉煌成就之后,纷纷开始把目光移向了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。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陈美龄、邓丽君、欧阳菲菲、翁倩玉、苏芮,当然还有人们熟悉的林忆莲,但是她转站日本歌坛已经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。在拓展日本市场的过程中,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,其中固然有陈美龄、邓丽君、欧阳菲菲、翁倩玉这些确实打入日本主流流行音乐市场的代表,也有一些不大成功的例子,以高亢的灵歌唱腔独步华语流行世界的苏芮,就是其中之一。1987年,处在事业巅峰的她在日本推出了这张名为《砂之船》(砂の船)的日文专辑,专辑中有一半的歌曲被她后来唱回了国语版,收录在第二年一月那张对她的粉丝来说非常熟悉的专辑--《台北.东京》里。在这张日语专辑中,点题曲《砂之船》的旋律凄清婉约,非常耐人寻味,苏芮撇开以往那种呐喊式的灵歌高音,改用一种和缓温柔的腔调唱出,格外沁人心脾。
虽然苏芮的日文发音很标准,但是少了一些土生土长的膏药国人独特的咬字习惯带来的韵味,因此听起来就象是小学生在读课本一样,规矩工整有余,但是总感觉和平常说话应有的放松平和腔调不大一样。也许正是这样,这首《八月的圣诞节》令人感觉不如她自己唱回国语的《圣诞快乐》更加娴静淡然、游刃有余。
作为苏芮尝到走红滋味的巅峰之作,《酒干倘卖无》和《一样的月光》这两首歌被改编成日文版,无疑是这张碟最大的噱头。但是真正对这首作品感兴趣的,却又并非日本本土的歌迷,而是她在华语世界里的粉丝,因此,在很大程度上,这两首歌变成了一种苏芮歌唱生涯中的一个新鲜调料,用来调剂一下已经听得耳朵起茧的调子确实另有一番味道,特别是那夹杂在日语中猛然冒出来的

声明: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,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,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