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政歌舞团
中国军队专业音乐舞蹈表演团体 。简称总政歌舞团。1953年成立。下设创作室、合唱队、舞蹈队、乐队和舞台美术队等部门。该团作品以反映中国军事题材和现实生活为主,多方位多角度地 塑造中国军人的形象,表现军民鱼水之情。\r \r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(简称总政歌舞团),成立于一九五三年,是一个设有创作室、合唱团、舞蹈团、交响乐团、舞台美术队、电视艺术中心,并拥有一座国内最好条件之一的剧院——中国剧院的大型歌舞艺术团体。[1] 五十多年来,在党中央、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,认真贯彻“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”的方针,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、为社会主义服务、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方向,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传统,在反映人民军队现实生活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艺术实践中,创作和演出了大量以军事题材为主、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音乐舞蹈节目,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,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,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。 总政歌舞团拥有众多的表演艺术家和艺术创作人才。多年来,经常深入军营、哨所、海防、边疆、前线,足迹遍及全国,一面为部队为人民演出,一面向部队和人民学习汲取营养,受到广大观众和部队指战员的热烈欢迎。涌现出一大批在军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家,先后在国际和全国、全军音乐和舞蹈比赛中,多次荣获金牌、夺得大奖,受到国家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表彰。\r \r 主要舞蹈作品有《狼牙山五壮士》、《罗盛教》、《湘江北去》、《扎西德勒》、《骄杨颂》、《战马嘶鸣》、《雪山哨兵》和《刑场上的婚礼》等;音乐作品有《英雄战胜大渡河》、《 祖国万岁 》、《我站在铁索桥上》、《库尔班大叔您上哪儿》、《野营路上》、《再见吧,妈妈》、《怀念战友》等。该团坚持深入部队、边防为战士演出,并先后赴前苏联、罗马尼亚、波兰、日本、朝鲜等国访问演出。\r \r 总政治部歌舞团成立于1953年5月。40多年来,歌舞团以其鲜明的时代精神、浓郁的民族特色、英武的军旅风采而享誉国内外。歌舞团为士兵服务的足迹遍布全国城乡和边防海岛,同时作为国家与军队的文化使者,出访几十个国这用地区,传播华夏文化,赢得广泛赞誉。 \r 建团以来,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许多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艺术感染力,先后有上百人次和百余个歌舞作品在全国、全军文艺汇演和重大比赛中获奖,并积累了众多保留节目,如50年代的歌曲《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》、《祖国万岁》、《我站在铁索桥上》,舞蹈《陆军腰鼓》、《不朽的战士》;60年代的歌曲《库尔班大叔您上哪儿》、《回延安》,舞蹈《比武》、《怒火在燃烧》;70年代的歌曲《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》、《再见吧!妈妈》,舞蹈《战马嘶鸣》、《练兵场上》;80年代的歌曲《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》、《小白杨》、《我们是黄河泰山》,舞蹈《士兵进行曲》、《海燕》、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、《祥林嫂》、《昭君出塞》;90年代先后与部队兄弟文艺团体共同创作演出《人民军队忠于党》、《人民军队爱人民》、《人民军队爱祖国》、《伟大的长征》、《我们的队伍向太阳》等大型主题歌舞晚会和历年春节"双拥"文艺晚会,并留下了本团创作演出的反映人民军队光辉历程的大型歌舞作品《军魂》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创作演出并获得文化部文华奖的大型音舞诗《国魂》,留下了歌曲《珠穆朗玛》、《一二三四歌》,舞蹈《壮士》、《英雄》、《士兵的假日》、《飞天》等。\r \r 总政歌舞团先后拥有一大批知名的艺术家,主要有: 编导:董小吾、胡果刚、朱东林、张文明、蒋华轩、刘英、于增湘、孙加保、左青、张继钢、孙宇鹏、马永木; 词作家:魏风、陈克正、李幼容、高峻、瞿琮、贺东久、赵大鸣; 作曲家:时乐蒙、孟贵彬、彦克、陆祖龙、傅庚辰、徐锡宜、张乃诚、士心、孟宪斌、丁晓里、张卓娅、王祖皆、郭洪钧、印青、刘青; 指挥家:胡德风、徐新、刘云厚、郑健; 歌唱家: 李双江、彭丽媛、阎维文、董文华、郁钧剑、毛阿敏、蔡国庆、马子玉、徐有光、寇家伦、苏盛兰、克里木、程志、王秀芬、熊卿材、谭晶、王宏伟、刘小娜、祖海、王丽达、雷佳、吴娜、王庆爽、钟丽燕、白雪 舞蹈家:左哈拉·莎赫玛依娃、周桂新、沈培艺、李清明、刘敏、黄启成、邱辉; 演奏家:曾民信、李延; 表演艺术家:黄宏、尹卓林; 舞美艺术家:刘和平、毕启亮、宋立、樊跃、沙晓岚。